2023年315晚会于3月15日晚8时准时举行。 本次晚会以“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”为主题,聚焦了产品质量、互联网消费等领域。针对包括网络水军、养老诈骗等各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,曝光了行业内幕和消费“潜规则”。今年的晚会曝光了12个欺骗消费者名单,同时还涉及部分企业和行业,下面小编给大家做一个整理, 本次央视“3•15”晚会揭露了哪些不良商家,有哪些劣质产品被曝光,一起来看,并且提供一些避坑指南。
1、主播演剧本,专坑老年人。
在某手和某音上,会有部分主播通过剧本表演的方式制造噱头,吸引眼球,专门引来老年群体成为他们的粉丝。在成功获得他们的喜爱后,通过表演苦情戏的方式,诱导老年人在他们的直播间买一些普通的食品,虚假宣传具有神奇的功效,能够治疗各种疾病,从中牟取暴利。
【避坑指南】老年群体与年轻人们缺乏沟通,并不了解网络骗局,我们平常要多与他们沟通并且科普,发现任何不对劲要及时制止。
2、骗子短信
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收到很多的垃圾短信,短信的名头五花八门,比如免费赠送礼品以及快递丢失赔款,目的就是诓骗消费者点击短信当中的链接,通过钓鱼的手法诱导我们输入个人信息,不法分子将会盗取此信息对我们进行诈骗。
【避坑指南】如果发现收到陌生的短信,特别是里面有一些可疑的信息和链接时,不要急着去点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,一定要警醒,将短信及时删除,避免误触。
3、免费‘小喇叭’暗藏骗局。
一些药品销售商会通过包裹邮寄的方式,给一些老年人赠送小音箱。里面通常都下载着长达4个小时的广告,专门介绍一些药品的功效,甚至还会找来演员,角色扮演医生和患者对话,表演的绘声绘色,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年群体推销药品,坑老年人的钱。
【避坑指南】飞来馅饼不要碰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4、通过做假数据在直播间诱导观众下单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看一些带货直播时,通常会被里面动感的音乐以及主播激动人心的口号蛊惑的无脑下单,你是不是也会常常奇怪,为什么那些链接被购买下架的那么快,其实这都是幕后黑手的操控。
【避坑指南】在网络购物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理性消费,不能因为片面和夸大的表演而冲动下单。
5、“妆字号”的美容针
最近,在美业中,市面上出现了一些‘妆字号’的美容针,根据国家的规定装字号,这一类的产品不能用来注射,其实是拿来外用的,但是某一些医美行业从业者将它们用作注射,甚至很多都是三无产品。
【避坑指南】医美注射要注意‘械字号’标识,同时我们的脸是最重要的,爱美人士在微调之前,一定要先看看医疗机构的从业资格。
6、香精大米
某米业公司通过向普通大米中掺杂香精,鱼目混珠,打出泰国香米的噱头,高价卖本地大米来进行盈利,其中除了泰国香米遭受毒手之外,还有稻花香大米。这些大米勾兑的香精对人体的危害极大。
【避坑指南】购买大米等粮食的时候一定要走正规的渠道,如果想要买泰国香米,一定要买原装进口的,要认清米袋上的商品代码,通常以‘885’开头。
7、回收材料制造的问题头盔
今年的315晚会上面,随机选取了几款电动车头盔,进行各种测试。结果测试的结果表明,这其中的多种头盔根本达不到新国标的标准。这都是因为在生产的过程当中,工厂为了提高盈利,使用的是回收料等劣质材料生产。
【避坑指南】挑选头盔时一定要先看是否有合格证、3C标识。
8、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红吊桥
网红吊桥这项项目大家都不陌生,在天津有一位游客在游玩时,因为突然昏迷而被悬在半空,相关人员进行救援时,安全带却突然间散落,造成了游客当场身亡,同类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。
【避坑指南】我们在玩一些高空的项目时,要注意好自身的安全,提前检查好安全带。
9、恢复生产设置并不保密
在现在的很多电子产品里,都有一键恢复出厂设置的功能,我们平时基本都会选择使用这一功能,来清除信息,但315晚会上却曝光了,其实这种方式不能完全删除个人信息。
【避坑指南】删除手机信息时一定要手动删除,不要给不法分子钻了空子。
10、被翻新过的绝缘子流向电力工程
在电线的运行中需要用到绝缘子来绝缘,可是有些地区的电网中所用的绝缘子是翻修过的旧货,带有明显的安全隐患。
【避坑指南】希望加大监察力度,电力线路安全不可忽视。
11、并不结实的水泥管
江苏一块高标准建造的农田设施工地上,水泥管存在各种问题,暗访得知施工方是为了压缩成本,选择价格便宜的非标水泥管。
【避坑指南】建筑安全不可忽视。
12、APP破解版成为追踪工具
一些免费提供的破解版APP,吸引了不少贪图便宜的消费者,但是这类APP里面有个人信息追踪功能,甚至还能监听到通话状态。
【避坑指南】下载APP要选择正规渠道,贪小便宜吃大亏。